Glossary of Congress

From LemonWiki共筆
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

議事學/法律小辭典

meeting / 會議[edit]

會議型態[edit]

開放空間技術[edit]

網路同步會議[edit]

其他[edit]

  • BoF, Birds of a Feather: 非正式的討論(informal discussion group),討論的主題通常有特定的領域或議題。 ex: 台灣網誌青年運動會(Taiwan Bloggers BoF) (資料來源:TmP & Wikipedia)
  • Punch Party: 分享各類網路有關的開放性的資源與訊息,分享規則採20-20制—每位上台者準備20張簡報、每張簡報20秒,即每人七分鐘的分享。詳Punch Party
  • closed-door meeting 非公開的會議; secret meeting 秘密會議
  • adjourn 休會丶休庭

角色[edit]

  • convenor 會議召集人
  • moderator 討論或者會議的主持人。
  • panelist 專題討論小組/專題座談會的參加者(如評審員等)[1][2]
  • 相關對象: 指導/贊助單位(Sponsor), 主辦單位(Organizer), 協辦單位(Co-Organizer), 聽眾(audiences)


提案/表決[edit]

  • opinions 意見
    • majority opinions 多數意見
    • outlying opinions 少數意見
    • single-voice opinions 單一方面的意見。缺乏其他參與者意見的驗證或表示反對。
  • Voting System - 表決方法
    • Condorcet method - 孔多塞方法
    • Black 計票法
    • 聯記投票(approval voting)

文件[edit]

預算[edit]

  • Earmark 預算經費核可給特定個人或團體 (資料來源: OneLook or Wikipedia)

其他[edit]

  • 研討會 Safe Space Policy (Code of conduct) 要求與會者不歧視地尊重其他人 ex: Safe Space Policy [Last visited: 2015-05-15]
  • 研討會 主辦機構 Host : 承辦機構 Organizer : 協辦機構 : Co-organizers ; Advisors : 指導單位 ; 贊助: Sponsor
  • constituent 選民;選舉者 (via 空中英語教室電子報: 2006-02-03 Government (Part 1 of 5) 美國政府)
  • follow up: 根據會議討論的決議,採取進一步行動 / 會議後待辦事項
  • initiative: 創制權、提案權。詳Initiative - Wikipedia, the free encyclopedia
  • Meeting Make-up 補出席: 因為扶輪社要求社員的出席率(很嚴格),所以無法參加自己社例會時,可以透過補出席的方式來滿足出席率。 (資料來源: 扶輪補出席經驗談[3])
  • 請願(petition)
  • 閃電講(Lightning talk): 簡短的簡報,例如 COSCUP 閃電講每人 5 分鐘[1]
  • meeting token: 拿到發言徽章的人,才可以發言,確保不會有人發言太久,拉長會議時間。 A New Take on the Meeting Token [Last visited: 2015-04-19]
  • 多邊談判(Multilateral Negotiation)
  • 審議民主/商議民主(Deliberative Democracy)[4]
  • 合議制(collegiate system)
  • 休會、閉會、會議結束 (adjourn)

相關資料[edit]

參考資料: Dr. Eye